立足岗位 守正创新 扛起陶瓷文化和技术传承担当——“广东好人”丘汉松
2023-12-19 来源:行业新闻 点击: 1
梅州市大埔县制瓷历史悠远长久,文化渊源深厚,距今已有800多年,是广东四大陶瓷产区之一。广东昌隆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丘汉松正是其中涌现出的陶瓷艺人之一,三十多年来,他坚持勤奋钻研的工匠精神,创新不止的勇者姿态,让大埔陶瓷技艺、文化精髓、窑火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丘汉松是土生土长的大埔桃源人,对于陶瓷的记忆,他“从小就有”。如今,拥有三十多年陶艺经验的他已然成为公司里的老师傅,岁月的沉淀让他对陶艺事业的热爱只增不减。
【广东昌隆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丘汉松:我对陶瓷有特殊的感情,我的家乡大埔桃源就盛产陶瓷,家里的长辈以前是从事作坊式的陶瓷生产,从小就有了解和接触。后来我就在昌隆陶瓷从事绘画和造型设计,到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说起丘汉松,公司同事对他的印象都是“敬业”、“勤奋”、“认真”……而他确实也是醉心于陶艺事业。丘汉松曾带领团队逐步完善了19个全新的“全釉薄胎陶瓷生产工艺流程”,掌握了纳米强化技术、烧成添加剂技术、全釉技术等三项关键技术,生产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薄胎瓷器。这一成果获得了广东科技奖二等奖,并填补了我国“薄胎瓷”生产的基本工艺的一项空白。
【丘汉松创新工作室成员 郭富衡:丘汉松师傅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而且还敢于创新。他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指导、让我们,能感觉出他是真的很热爱陶瓷事业。】
近年来,陶瓷行业高素质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缺乏,学习陶瓷绘画、设计的人中,年轻人占比不高。如何为陶瓷行业培养、留住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成为丘汉松最操心的事之一。从2018年起,丘汉松就通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工艺师。如今,这支12人、平均岁数40岁左右的技术团队,慢慢的变成了公司推动陶瓷技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广东昌隆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丘汉松:现在的陶瓷从业者都是中年化,年轻人很少进入这个行业,所以我们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年轻人对大埔陶瓷更有兴趣,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并留住他们。】
【丘汉松创新工作室成员 郭梅芬:丘汉松是我的师傅,我跟了他二十几年了。陶瓷上面的图案很多都是要求我们进行手绘,也需要有自己的思考,怎么样才能画得更栩栩如生,这些技艺丘汉松师傅都会耐心地教导我们。】
丘汉松的妻子范美如对于丈夫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感到十分自豪。在她看来,从事陶艺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丈夫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奉献,她有目共睹。因此,她给予丈夫丘汉松的是支持与鼓励,让他更加专注于陶瓷事业。
【丘汉松妻子 范美如:他的脾气也比较倔,尤其是对待工作,只要是关于陶瓷方面的,他不研究出来他就不罢休,加班也是常有的事。作为他的家人,只要他做得开心,我们是无条件支持他、鼓励他的。】
凭借不懈的努力和精湛的技艺,2012至2022年,丘汉松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项及荣誉60多个。201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2021年被大埔县委授予“优秀员”荣誉称号;2022年当选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23年3月获评2022年第四季度“梅州好人”。丘汉松认为,自己取得的一切成就,不能离开家乡桃源这片沃土的滋养。未来他会继续扎根家乡,为大埔传统陶瓷的传承、创新、推广作出更大贡献。
【广东昌隆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丘汉松:培养、留住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对陶瓷产业的传承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我也会继续坚持带领一些年轻人,把我的技术传授给他们,在创新中传承,创新陶瓷产品,为家乡陶瓷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钻石:尊贵永恒 荣耀共享(图)
下一篇:现代北欧丨全屋事例实拍共享含规划攻略!